拜醫學科技進步所賜,許多的疾病可藉由疫苗施打而達到預防之功效,HPV疫苗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人類乳突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HPV)是一種會導致癌化的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或接觸帶有HPV之皮膚、黏膜或體液造成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男、女兩種性別皆有感染風險。HPV有兩百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HPV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子宮頸癌有超過70%是由HPV第16、18型所引起的;HPV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致癌機率相對小。
HPV感染者一般無明顯症狀,大部份的婦女是在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異常時才得知自己可能感染了HPV,約九成的感染者會在一至兩年被自身免疫系統控制而將病毒清除。然而經研究證實,持續感染高危險型HPV可能導致子宮頸癌、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及陰莖癌等癌症。目前並無特定藥物可治療HPV感染,若能在HPV感染前就施打疫苗,產生抗體就能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的感染。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已核准三種HPV疫苗上市,分別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商的疫苗「保蓓(二價)Cervarix」及美商默沙東藥商的疫苗「嘉喜(四價)Gardasil」與「嘉喜(九價)Gardasil」。此3種HPV疫苗的差別在於預防HPV的型別不同,但不論是二價、四價或九價疫苗,皆可用於預防HPV第16、18型高致癌型別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蓓Cervarix」預防HPV第16、18型,「嘉喜(四價)Gardasil」預防HPV第6、11、16、18型,「嘉喜(九價)Gardasil」預防HPV第6、11、16、18、31、33、45、52和58型。3種HPV疫苗可預防約70%以上的子宮頸癌,這也是為什麼HPV疫苗又被稱為子宮頸癌疫苗的原因,但施打HPV疫苗不是只能預防子宮頸癌,四價疫苗及九價疫苗也可預防90%由HPV第6、11型所引起的尖頭濕疣,另對於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生殖器疣等HPV相關癌症亦有保護之效果。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自107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二價HPV疫苗接種服務,並於111年調整為公費九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經核准可用於子宮頸癌及口咽與其他頭頸部位癌症等疾病預防,目前研究證實至少有8年以上的保護力。依據流行病學統計模型分析,HPV盛行率會因男女兩性共同接種對雙方皆產生效益,因此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擴大公費接種對象,如嘉義市、雲林縣率先於112年實施國中男生施打公費HPV疫苗,台北市、新竹縣也於113年跟進,不只能做到疾病預防,也能加深青少年階段防範HPV感染、安全性行為與癌症防治觀念。
#HPV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
參考資料: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99
文/郭小懷藥師(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社團法人台灣家庭藥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