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的新治療選擇,IL-23抑制劑risankizumab
IL-23抑制劑risankizumab正式於今年9月1日給付用於克隆氏症;為中重度克隆氏症成年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克隆氏症(Chron’s Disease)」
克隆氏症,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種,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臨床上認為可能與是遺傳及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終身疾病,疾病的症狀會反覆的復發與緩解。
克隆氏症可能發病於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見於小腸和結腸),且為跳躍性的,若持續侵犯則可能會影響到整層腸壁。在台灣,克隆氏症病例不多,但近年來發生率與盛行率均有上升的趨勢,且好發於男性(約70%)。
常見症狀包括:體重減輕、腹痛和/或伴隨慢性腹瀉。
克隆氏症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疾病部位以及嚴重程度,一般來說中重度的治療藥物包括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如MTX)等;若前述藥物仍未能控制疾病時,將選擇以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此類藥物藉由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以抑制免疫。
「Risankizumab」
Risankizumab屬於生物製劑,是一種人類IgG1單株抗體,能夠高度選擇性抑制IL-23。相較於健康人的結腸黏膜,在克隆氏症病人發炎的結腸黏膜中,IL-23濃度會升高(IL-23涉及發炎與免疫反應)。因此risankizumab透過阻斷IL-23和受體結合,可抑制IL-23相關細胞訊息傳遞和促發炎細胞激素的釋放,以達到控制疾病的治療效果。
主要臨床試驗資料(ADVANCE 試驗、MOTIVATE 試驗、FORTIFY試驗)顯示,經risankizumab 600 mg誘導治療12週後,以及360 mg維持治療52週後的臨床緩解率與內視鏡反應率,相較於安慰劑組均有顯著的改善。
「總結」
雖然克隆氏症無法根治,但可透過藥物的治療以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先前我國健保給付用於克隆氏症的生物製劑僅有4項藥品(adalimumab、infliximab、vedolizumab、ustekinumab),risankizumab納入給付後,將是克隆氏症健保給付藥品中第一個IL-23抑制劑,也為臨床上提供了新的治療選項。
文/ 嚴慈欣 藥師 (社團法人臺灣家庭藥師學會)
#克隆氏症 #chron’s disease #發炎性腸道疾病 #腹瀉 #IL-23inhibitor
參考文獻資料
-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rohns-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3304
-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共識建議-克隆氏症臨床治療指引
- 喜開悅靜脈注射劑600毫克/10毫升藥品仿單
-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評估報告-喜開悅注射劑 (Skyrizi) 醫療科技評估報告
- 中央健康保險署藥品給付規定「第 8 節免疫製劑 Immunologic ag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