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療不斷演進的今天,手術、化療與放射治療雖然仍是重要武器,但免疫療法的崛起,正在改寫癌症對抗的歷史。其中,CAR-T細胞療法作為一種革命性的個人化治療方式,透過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使其能夠精準辨識並攻擊癌細胞,開啟了「活的藥物」的新時代。
一、CAR-T作用原理與特色
CAR-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治療是將患者自體的T細胞送往實驗室進行基因改造,表現嵌合抗原受體(CAR),使其能特異性識別癌細胞抗原,回輸患者體內後迅速攻擊並消滅癌細胞。
簡而言之,CAR-T 細胞治療是將病人體內的T細胞,送到體外「特訓」並加裝武器,改造成「機器戰警」,送回體內殲滅癌細胞。此療法融合了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及免疫治療三種特性,屬於高度客製化的癌症治療方式。
二、優點
- 屬於個人化、高度專一性療法,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
- 屬於一次性治療,可達到長期甚至持續性的腫瘤消除效果
- 對全身性血液性癌症特別有效
三、副作用與發展限制
急性副作用:
- 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 CRS):因CAR-T細胞大量活化釋放細胞激素,造成高燒、低血壓、器官功能異常,發生率30~100%。
- 神經毒性症候群(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 ICANS):患者可能出現意識混亂、癲癇發作、語言障礙等,發生率20~60%。
長期副作用:
- 長期血球減少,易感染
- 脫腫瘤毒性(off-tumor toxicity)及脫靶毒性(off-target toxicity)
- 極少數病例出現續發性惡性腫瘤。
發展限制:
- 無法量產且治療費用昂貴
- 製作時間長且有製備失敗風險
- 對實體腫瘤治療效果有限:無法有效深入實體腫瘤組織及腫瘤抗原表達異質性
- 僅少數醫學中心可以執行
四、國內外核准上市CAR-T產品
2017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世界上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Kymriah(Novartis),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截至2025年3月,全球已有多款CAR-T產品上市:
- Kymriah(Novartis)
- Yescarta(Gilead Sciences)
- Tecartus(Gilead Sciences)
- Breyanzi(Bristol Myers Squibb)
- Abecma(Bristol Myers Squibb)
- Carvykti(Janssen Pharmaceuticals&Legend Biotech)
- Aucatzyl(Autolus Therapeutics)
臺灣於2021年核准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Kymriah (衛部菌疫輸字第001176號),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25歲以下兒童和年輕成人病人、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及濾泡性淋巴瘤的成人病人。
2023年11月1日起,台灣健保署以「有條件、暫時性支付」方式給付CAR-T治療,為期2年試行。詳細的健保給付條件請至健保署網站查詢。
五、結語
CAR-T細胞治療展現出突破性的臨床成果,未來將持續精進研發,包含擴展適應症,從血癌延伸至實體癌與自體免疫疾病、發展異體通用型技術與非病毒基因改造方式,強化治療安全性、效率與普及性,雖然還有許多挑戰,但CAR-的發展就像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未來可望成為對抗頑疾的重要武器。
六、參考資料:
- 臺灣CAR-T細胞治療手冊
- 衛生福利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藥品給付規定」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
#再生醫療 #精準醫療 #細胞治療 #基因治療
圖片來源:Freepik
作者:黃于玲 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