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日新月異,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是近年來非常受矚目的治療方式。你可能聽過這些名詞,但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標靶藥物:精準鎖定癌細胞
標靶藥物就像「神射手」,專門攻擊癌細胞身上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質,讓它們無法繼續生長或擴散。因為這類藥物是「有目標地攻擊」,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副作用通常比傳統化療來得少。常見的副作用可能有皮膚紅疹、腹瀉或肝功能異常。屬於這類的藥物有:
- Erlotinib,商品名Tarceva:用於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
- Lapatinib,商品名Tykerb:適用於HER2陽性的乳癌。
- Imatinib,商品名Glivec:用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腸道基質瘤(GIST)。
免疫療法: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
免疫療法的概念就像「喚醒沉睡的警察」,它不是直接攻擊癌細胞,而是幫助你的免疫系統發現並對抗癌細胞。癌細胞很狡猾,會用「偽裝術」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而免疫療法的作用就是揭穿它們的偽裝,讓免疫系統可以有效出手!這類藥物大多是靜脈注射,副作用可能包括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導致肺炎、肝炎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常見的免疫療法藥物有:
- 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適用於肺癌、黑色素瘤等多種癌症。
- Nivolumab,商品名Opdivo:用於肺癌、腎細胞癌等。
- 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主要用於黑色素瘤治療。
標靶藥物 vs. 免疫療法:該怎麼選?
- 適用對象不同:標靶藥物適合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癌症患者,例如EGFR突變的肺癌或HER2陽性的乳癌;免疫療法則適用於免疫系統可以發現的癌症,例如肺癌、黑色素瘤等。
- 作用方式不同:標靶藥物直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路徑,免疫療法則是幫助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並強化免疫反應。
- 副作用不同: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通常是皮膚問題或腸胃不適,免疫療法則可能引起免疫系統的過度活化,影響正常器官。
結論
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各有優勢,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最重要。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在考慮這些治療,記得與醫師或臨床藥師討論,找出最適合的方案!有任何疑問,也別害羞,藥師和醫師都很樂意幫助你喔!
#標靶藥物 #免疫療法 #targettherapy # immunotherapy #癌症治療
文/黃素慧藥師 社團法人台灣家庭藥師學會